織補行業(yè)逐步上升
發(fā)布時間:2014-11-21 16:05
點擊率:112
我要分享
現時從事織補行業(yè)的人雖然巳經為數不多,但我認為織補仍然是目前社會生活中不缺少可的一個行業(yè)。所謂“拾遺補缺”,它的存在,自然有著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
當然,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織補的涵義也發(fā)生了很大變化。以前大力提倡的“新三年,舊三年,縫縫補補又三年”,雖不能說巳過時,但早已不是主流導向了。由于社會和經濟的發(fā)展,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,穿衣吃飯巳經不是社會主要問題。盡管如此,但日常生活中仍然需要織補。比如說一件質地比較好,且又比較新的衣服,某個部位不小心損壞了,這就需要織補了。前不久,我妻子一件價格不菲的羊毛衫,穿了還不到三個月就不慎掛了個洞,為此她很是心痛,也感到非常惋惜和為難。你說不穿吧,覺得太可惜,穿吧又有了破相。正在左右為難時,還是女兒年輕見多識廣,她說御道街上的布藝廣場內有一家織補店,手藝還行。我便拿著羊毛衫抱著試試看的心情,找到了這家店主,結果效果出人意料的好,織補后與原先幾乎沒有兩樣。妻子見了喜出望外,我也對織補有了新的認知。當然對那些價值較低,而又非常破舊的衣物,織補就沒有多大意義了。
其實人也是一樣,有時候也是需要“織補”的。如若有些人,品行人格一貫很好,為人處世也能得到多數人的認可,但因一時糊涂,做了錯事,犯了錯誤,就不能將其輕易棄之,一棍子打死。而應當給其機會,給予幫助,幫助其“織 補”好,使其能夠認識錯誤,悔過自新,重新發(fā)揮其應有作用。當然,對那些一貫品行惡劣,屢教不改之徒,“織補”是于事無補的,只能給予嚴懲。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說,有時候人的織補比衣物的織補更為重要,更為需要。
織補的存在,既然有其社會性和自然性,就必然會在相當一段時期依然存在。社會需要織補,人們也需要織補。